此条目需要补充更多来源。 (2020年8月16日)请协助补充多方面可靠来源以改善这篇条目,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会因为异议提出而被移除。致使用者:请搜索一下条目的标题(来源搜索:"蓝光光碟" — 网页、新闻、书籍、学术、图像),以检查网络上是否存在该主题的更多可靠来源(判定指引)。
蓝光光碟(英语:Blu-ray Disc,缩写:BD)是DVD之后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一,用以储存高品质的影音以及高容量的资料。
蓝光光碟蓝光光盘(BD)的反面。与CD和DVD不同,反射是蓝色的.媒体种类高品质(英语:Disk density)媒体储存光盘编码数据编码:CLV或带交错纠错码BDMV视频的CAV凹坑和平台(pits and lands,0和1)
编码:H.262/MPEG-2 Part 2H.264/MPEG-4 AVC容量25 GB(单层)50 GB(双层)100 GB(三层; BDXL)128 GB(四层; BDXL)读取机制1x@36 Mbit/s2x@72 Mbit/s4x@144 Mbit/s6x@216 Mbit/s开发蓝光光碟联盟用途资料储存高画质影像电子游戏发展自DVD衍生出超高清蓝光光碟
有外壳的单面单层BD-RE(25GB)及有外壳的单面双层BD-RE(50GB)
无外壳的单面单层BD-RE(25GB)
无外壳的单面双层BD-RE(50GB)
蓝光光碟是由索尼及松下电器等企业组成的蓝光光碟联盟(Blu-ray Disc Association)策划的次世代光碟规格,并以索尼为首于2006年开始全面推动相关产品。
蓝光光碟命名是由于其采用波长405纳米的蓝色激光光束来进行读写操作(DVD采用650纳米波长的红光读写器,CD则是采用780纳米波长的红外线)。蓝光光碟的英文名称不使用“Blue-ray”的原因,是“Blue-ray Disc”这个词在欧美地区流于通俗、口语化,并具有说明性意义,不能申请注册商标,因此蓝光光碟联盟去掉英文字e来完成商标注册。
2008年2月19日,随著HD DVD领导者东芝宣布在3月底结束所有HD DVD相关业务,最终由索尼主导的蓝光光碟胜出,持续多年的下一代光碟格式之争正式划上句号。
2015年8月5日,蓝光光碟联盟(BDA)宣布将于2015年8月24日起开始定超高清蓝光光碟(Ultra HD Blu-ray)作为改良格式。
值得注意的是蓝光碟并未完全取代DVD ,首先观赏需要较大的电视机,对一般电脑萤幕和睡房的小型电视机,无法发挥其优势。即使经十几年实际收入超过后者,但这是因为蓝光碟片较高价,和很多新节目不推出或减产DVD,而在统计上还可能把最新的超高清蓝光光碟,一拼计算进蓝光碟的销售数字去。
BD另一用途是在很多国家录影,犹在日本或美国的高清电视节目,即有别于购买的蓝光电影的,录像用的 BDAV格式。
但因制式限制在不适合专用的烧录式BD录影机(数字视频录像机)的国家。高清电视广播的普及反而和购买式的BD竞争,因为较晚使用数码电视的国家,往往使用外置式硬碟或随身碟做录影储存装置。
因为蓝光碟的销量开始明显下降,一些厂家减产或停产蓝光碟和播放器。
目录
1 沿革
2 物理格式
3 软件格式
3.1 Java软件支援
3.2 区码
3.3 数位版权管理
3.3.1 AACS
3.3.2 BD+
3.3.3 ROM Mark
4 应用
4.1 相容性
4.2 电脑档案储存
4.3 BD-Live
5 播放软体
5.1 系统支援
5.2 主流软体
6 企业支持
6.1 设备供应商
6.2 电子产品
6.3 电影发行商
7 竞争对手
7.1 CD、DVD、HD DVD 与 BD 比较
8 参见
9 参考
10 外部链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