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家观点
作为餐饮业服务标杆,海底捞生意好,排队吃饭是常事,但“花钱插队”这码事就新鲜了,不少人都是首次得知。而据媒体实测,海底捞的“花钱插队”分两种情况:一是海底捞的“黑海会员”可优先安排,二是通过“网络黄牛”买号插队——海底捞有关门店与官方发布的有关网络倒号声明就提到了这点。
这二者当然有本质区别。前者是海底捞针对VIP会员的优惠福利,类似于其他商家为高端客户提供的优先服务,无可厚非;后者则是“网络黄牛”非法倒号,利用官方排队系统漏洞提前排号,将较为靠前的排号资源转售给其他消费者,属于非法牟利,扰乱了正常排队秩序,影响其他消费者的权益。
对于倒号行为,最该担责的是黄牛,而非海底捞。若因黄牛去苛责企业,无异于要求其承担无限责任,也不公平。但从企业口碑维护与长远发展角度讲,海底捞仍可有所为。比如,其可对“黑海会员”优先权予以公开,让消费者知晓插队情况——至少从网络反应看,很多人对此并不知情。同时,企业也有必要采取技术筛查、排队系统升级、法律途径等方式,遏制黄牛非法倒号现象。
不管怎么说,要让消费者更好地理解正常的“VIP优先权”、打击不正常的“倒号插队”,还得用信息透明、规则完善进行支撑。海底捞就算是被动卷入此次风波,在此问题上或许也可用更好的回应去托起消费者的期待——该公开商业规则就公开,该完善系统也不含糊。
智库
城市
杂志
来源: 今日头条、新华网、新京报、网易、未来消费(作者:万德乾)
图片来源:网络
编辑:金山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